評分準則

交流/分享:samsam.23@gmail.com

2017年5月5日星期五

酒評與評分(1) - 90分症候群

90分酒對你來說是甚麼?

從專業酒評家、雜誌、網頁甚至blog,都不難發現90分的酒非常泛濫,一枝數十元的百佳酒90,數百元的列級莊又是90,在cellartracker這些人人都是專家的地頭,絕多數的酒都介乎88-92,分數的range窄得好像枝枝酒都"幾好飲,差不多",但實際上可以差天共地,評分變得沒太大價值,專家/雜誌/blog的推介往往變成伏酒,令小市民如我白交大量學費,不勝其煩 (於是有了本blog)。

個人認為,造成這個現像有以下數個原因:

  1. 本身是從業員自然不敢得罪酒商,於是就算是難飲的酒也輕易給85分以上 (誰會買75分酒??),看看所謂專業tasting panel,數十枝酒都差不多評分,對消費者幫助有限。
  2. 無論是否從業員,本身對酒評認識有限,沒有特定或標準方針就評分,也可能被品牌/價錢誤導
  3. 人云亦云,要顯示自己懂得酒,就評出一個不低也不太高的評分,說起上來進可攻退可守
  4. 又的確,近十數年造酒進步,fault酒數量下降,縮短了入門酒和高端酒的距離

"90分症候群"其實對評分者本身都有害,日後看見自己以往的評分也不會記得那枝酒是好還是普通,白費功夫。本blog真金白銀買酒飲,盡量不會犯以上錯誤,例如拉闊葡萄酒的分數range,如實反映酒的質素。

有人說,評分本身包含不同成份,例如RP強調的full bodied和aging potential (例如太年輕導致口感欠佳)、WSET的BLIC,所以一枝酒好飲與否其實應該看tasting note而不是評分。這個嘛,部分同意,aging potential行內會用+和-附在評分後,實在不用又高分又再+,誤導消費者 (個人認為,第一反映在評分上的應該是平衡)。另外,tasting note本身卻有另一堆問題,下次再談。

最後,解答第一個問題,90分以上在本blog中是要有高平衡,反映風土,開始有特別之處令人有感動/回味的酒。此之所以,90分以上一向佔本blog不足一成。

picture source from www.winemarket.com.au

2 則留言:

  1. Sam兄,
    你這個 blog 令一眾酒齡尚淺的讀者,例如小弟 慳番好多錢,交少好多不必要學費。
    十分同意要把評分拉闊才有意義,不過要沒有負擔的身份背景才可做到。
    山貓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山貓兄見笑了
      本blog實在要有如山貓兄的支持/留言才可以令本blog更客觀更令人信服,始終一人試酒總有bias的地方。
      的確要找客觀公正的tasting note比找一枝好酒更難。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