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了,來到酒后,Barbaresco區。
這個和Barolo齊名,同樣需要100% Nebbiolo的名區,卻一直活在Barolo之下。實際上Barbaresco和Barolo相當接近,從Barolo的La Morra村出發大概半小時的車程就到,所以兩地的氣候也是相當接近,雖然一般都說Barbaresco近河較暖,但有時葡萄園的位置和斜度的因素更大。
斜度略少的Barbaresco
相對面積已經細小的Barolo,Barbaresco的面積更加細小,只有700多ha,大概少於Barolo的一半,而且斜度較低,理論上Barbaresco的葡萄會較早熟,也不需要陳年如Barolo般久 (實際上規矩上也是)。
不過都真正入口時,要區分兩個地區的酒實在不簡單。除非是兩杯直接比較,相比之下Barbaresco會有著和Barolo同等的濃度,但tannin的尖銳和酸度都會少一些。但,基於同是Nebbiolo的原故,Barbaresco仍是非常tannic,非常酸的酒,加上果味一般缺少,年輕時多要避開。
Nebbiolo,以秋天的霧為名,一句到底是"不fruity、不pleasant、不順口" (就算是Nebbiolo d'Alba也順口有限),新年份的Barolo/Barbaresco作為daily drink更是痛不欲生。那賣甚麼?酸度?tannin?個人認為答案是韻味,獨有的性格,那迷人的陳皮、磨菇和輕浮的餘韻,充份反映這裡的風土,也只有這裡可以生產這個風格的Nebbiolo酒。
到了中型酒莊Piazzo Comm. Armando,雖然有相當規模,但仍是家族自己管理。家族中的Simone親自接待。已經三代經營的酒莊,同時出產Barolo,由於歷史原因可以在這裡同時生產Barolo和Barbaresco的酒,頗少見,也讓酒莊較容易管理,尤其是保留葡萄的新鮮大有幫助。
這裡可以反映新派的造法,看那現代化的設備,電腦控制的恆溫設備,連pressing machine都像是新世界的設備,加上不同的木桶組合 (不限於只用一種木桶在這裡其實頗普遍),怎樣看都是新派的造法。
不過實際上,這裡的酒也很強調風土,似乎這是這區所有酒莊的底線。例如下圖左一,名鎮Nervo的葡萄園Vigna Giaia用上Riserva的陳年,強調陳年後的深厚。個人認為沒有10年都開不了。但個人更喜愛容易開的,blend自數個葡萄園,更親民的一般Barbaresco,有點像Burgundy的紅果味和漂浮感,可飲可擺,還不是EUR 22。在這裡多謝Simone的接待,酒莊景色開揚,對正向南的Barbaresco葡萄園,未來搞wine tour的話一定會再到訪。
回到Alba市,回來除了要大吃這裡的白松露 (以gram計錢)外,還要探訪一個絕無僅有,市中心的酒莊 - Pio Cesare (凱薩?)。這個已經發展到數一數二的大莊,仍是家族式管理。
門口不怎樣,其實內裡是古董,有著超長的歷史。由地面一路向地底伸延數層,有著巨大的陳年酒和發酵酒,而家族成員仍是住在這裡的上層。
Pio Cesare的酒有著一大特點,就是不用"Riserva"這些較長陳年的字,而自行延長陳年時間,確保出品時已經有一定成熟水平。入門的Barolo和Barbaresco都陳年在這裡4年,比規條的3年(Barolo)和2年(Barbaresco)都要長。對了,這裡也同時生產Barolo和Barbaresco。另一個Pio Cesare的特色是其理論上是入門的Barolo/Barbaresco,要強調這些酒不是basic/regular的酒,不是一般貨色。以上的精神還寫在wine label上:"Please, don't call it Regular"。
除了用上不同地區、年齡的木桶,還因為要節省空間用上弧形的木桶,但發酵陳年的效果和同等大小的圓形木桶無異。
酒莊地牢有不少玩具,有巨大但不再用的水泥發酵池,舊式pressing machine等,當然落多幾層,有著真正恆溫的陳酒室,這裡無論外面是熱天還是下雪都是大概13-14度。據酒莊所講,由於不能向外圍發展,惟有不停向下,形成一層又一層的儲存室。
酒莊獲獎無數,例如新的Wine Spectator award。
下一集,意大利最後一篇,說一下Alba這個偏遠地方,有甚麼特色,也說說旅程中的特別事。